【核心观点】
1、每一次“校园贷的”相关的案例看下来,都让人觉得触目惊心。原来这么多的魔爪,这么多的狠毒的眼睛,恶狠狠地盯着我们的在校的大学生。
2、这些所谓的持牌的网络金融贷款公司,你们在用户借款时是否进行了严格的审核?如果进行了科学细致客观的评估,我相信不会放那么多贷款给在校大学生。
3、在这样的一个行业氛围中,我们同时还要高度关注一个问题,就是涉及到这些平台的很多受害人的心理辅导。
4、事实上,目前正常运营的平台中依然存在着大量的问题,有关部门应该采取及时的措施,充分的摸底,严格的清剿,让校园贷业务尽早地停止下来。
大家好,欢迎来到《财经观察家》,我是包冉包包。今天我们谈论一个非常沉重的话题,那就是211大学毕业生跳楼自杀,因为背负了几十笔的校园贷款。
新闻背景
“几千块钱短短两年变成两三万,一两万块钱两三年之后变成十几万,这能是简单的经济纠纷吗?”教育部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副主任马建斌表示,很多“校园贷”实际上是利用学生年幼、社会经验不丰富的弱点,采取欺骗手段形成的经济关系。
今年8月,南京一所著名的211大学毕业2个月的阳光大男孩许阳(化名)不幸坠亡。据悉,在跳楼前的一年时间里,许阳从10家上征信的持牌金融机构贷款36次,累计获得贷款7.2万余元。许阳到底借了多少校园贷?在许阳父亲已帮其还款9万元的情况下,为什么他还是选择了跳楼轻生?
校园贷这个话题其实我们谈论了很多期了,但是每次谈论的时候包包的心里都非常沉重,因为往往这都意味着有最新的惨痛的案例发生。
那么我们看到,在今年的8月的31号,南京一所著名的211大学的才毕业两个月的一个大学男生,化名许阳。本来应是一个非常快乐阳光的大男孩,这样一个大男孩在一所酒店里然后跳楼自杀了。
是什么原因让这样一个,本来刚刚踏入社会,人生充满无限的期待和可能性的阳光男孩,选择了轻生之路?选择了与世界告别,而不顾他的家属亲属父母的沉痛,也不顾整个社会的未来的发展的期待?
那么实际上根据有关的媒体调查的发现,在跳楼前的一年的时间里头,这位许阳同学共申请了网络贷款56笔,从10家上征信的持牌金融机构贷款了36次,累计获得贷款7.2万余元。那么一句话来说,这个事情就是,这个小许是被沉重的校园贷压得喘不过气来,然后选择了轻生之路。
那么我们看一看,在截止目前,这位许阳同学在十家持牌金融机构的贷款中,尚有九笔累计2.15万余元的贷款还没还清,更过分的是,就在这位许阳同学去世后的数天时间里头,他的父亲依然在不断地收到数个网贷平台的催款电话,甚至在他的父亲刚刚安置完儿子的骨灰盒之后,还接到了几个所谓的,这样的一个叫机器人电话自动拨打的催款电话。应该说是可忍孰不可忍。
那么我们看一看它的一个基本的事实,首先第一,这位许洋同学在过去一年中,他选择了持牌金融机构的贷款,具体包括如下,所谓叫招联消费金融、汉口银行、重庆度小满。
实话实说,现在到底全国有多少家这种的持牌的、未持牌的网络的金融的信贷机构?到底还活跃着多少个多少种,所谓的助学贷款、校园贷等等?我真的都不知道,我不知道大家清不清楚,但反正每一次的按照相关的案例看下来的时候都觉得是什么?触目惊心。原来这么多的魔爪,这么多的狠毒的眼睛,恶狠狠地盯着什么?我们的在校的大学生。
那么最初的时候,其实这个案例和过去我们谈论的诸多案例一样,都是从一笔很小的贷款开始了,应该说这位许阳同学家境虽然不算是大富大贵,但是小康之家应该是没有问题的,每个月他的家里也给他1500块钱的生活费。应该说这个钱省着点花,按照学生的这种的勤俭的标准应该是够了。
事实上除了这些以外,还有平时的一些偶尔的零花钱的话,每个月小许同学每个月有两三千块钱的,这样的一个所谓的花销的额度,如果说控制住自己的购物的欲望或者其他的欲望等等的话,应该没有问题,但是对于很多的金融机构来说,尤其是盯着学生的校园贷的金融机构来说,这不是好用户,在于他们来说你拼命的借钱才是好用户。
所以最初的时候我们看到小许同学,其实一开始仅仅是在2018年的7月1号,他是向重庆度小满小贷小额贷款公司,申请了一千元的消费贷款。当月他还清了这笔消费贷款,这是他借的第一笔的所谓的网贷。
那么接着7月的9号、14号、20号、21号、22号,于是他又先后五次向招联消费金融有限公司进行了所谓的贷款,累计贷款金额4600元。这五笔贷款是在7月份和8月份小许同学也还清了。
7月26号许阳再次向重庆度小满借款一千元,这笔贷款于8月份还清。也就是说什么?在2018年的7月份,初步尝到所谓的网络贷款或者是校园贷的甜头的,小许同学累计借款了七次,累计金额5600元。
于是我们看到尝到了甜头之后,接下来他又多次向我们名单上列的各家的所谓的公司借款了什么?借款了56次,总共借款了7万多块钱。我们现在不去深究,到底小许同学借了7万多块钱都去干什么了,首先我们提出两个疑问。
第一个疑问是什么呢?这些所谓的持牌的上牌的网络金融贷款公司,你们难道在用户的借款的时候不进行严格的审核?因为记者在调查的时候,向这些所谓的这些金融贷款公司打过电话采访过,问的问题其实很直接,你有没有对借款人的学生的身份,他的每个月是否有持续稳定的合法收入,以及他的偿贷、还贷的能力,进行科学的细致的客观的评估?如果你进行了科学细致客观的评估的话,我相信不会放那么多贷款出去的。
这个时候,每家要么就避而不谈,要么就跳出来说什么?你比如说招联金融就回应了,说在我们这个平台上我们看这个用户是非常正常的,你看他借款了也还款了,也符合我们公司的授信的资质了,并且什么?并且是产品的利率也合法合规,在我公司也没出现过逾期的情况,对不对?那么我公司从未进行过催收等等。
好,我们先把他这个态度放在一边,也就说他这态度说明什么?说潜台词就是,这个用户根据我们公司自己的这样所谓的数据的分析,他是没有问题的,是正常的是健康的。但是反过来,当用户,当我们这个小许同学在多家金融机构同时进行贷款的时候,明显这里面就存在着拆东墙补西墙、借新还旧等等的这样的在借贷领域的常见的这样的一些行为。
这时候这些上牌的持牌的金融信贷公司,难道就没有一个公开的、集中的信息的备案机制,以及基于这种的信息备案机制大数据,进行的预警机制吗?我相信这里面是有的。
新闻背景
“无抵押、下款快、利息低”、“学生证我有,贷款拿到手”、 “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非法校园贷诱人的广告令不少大学生怦然心动。
有媒体报道,一些大学生在谈及校园贷、分期乐、趣分期时,丝毫不陌生,不论是自己,还是身边同学,均有过借钱消费的经历,借来的钱主要用来购买电子产品、吃饭等社交消费。
校园贷的风行在于学生本身对于消费的渴求,将畸高利率的网贷发放给校园的大学生,金融里有一个术语叫做“期限错配”,这完全是金融本质和性质的严重错配,也就决定了爆发风险是在预料之中。
我们在过去多期的相关的网络贷款案例中都能看到,这些公司可谓叫加引号的神通广大,怎么叫神通广大,你什么信息它都能找到,对吧?你注册的时候可能就只提供过身份证号,只提供手机号,然后它根据这些信息就能把你七大姑八大姨,所有的亲朋好友的,所有的你的过去的、未来的、现在的数据全给你挖出来,然后借此什么?进行恶意的催贷,对吧?
这不都是这些贷款公司玩的常见的招数吗?那么这些公司为什么在那个时候就这么神通广大,你当时的那种获取信息的能力,非法获取信息的能力都哪去了?
显然这就是揣着明白当糊涂,对每一家这种的网络金融贷款机构来说。它的核心的问题,它的核心的生意就在于:不怕你不借,就怕你借得少,就怕你只借一次。
恨不得你天天是回头客,利滚利我们才高兴,这实际上就是他们的真实的一种心态。为什么说原来我们节目也提到10亿人民9亿贷,还有1亿在等待,对吧?所有的现在主流的互联网金融公司里面,他们要么是直接运营,要么是什么?层层穿透控制大量的中小的网络借贷公司,开展网络的金融业务,这实际上是一个很不好的风气和风向,对吧?
而在这样的一个氛围之中,受害的除了整个宏观的经济,还有就是千千万万个类似于小许同学这样的,初出社会的初入社会的,本来是应该阳光快乐的这样的年轻人。
好,我们再回到这个上面来。我们看到在今天由这个案例延伸出去,我们看到还有P2P的网贷行业的正常运营的数量,虽然经过最近一两年来的治理,已经从一千500家左右下降到什么下降到一千家左右,但是依然说,它依然是量非常的大。
就像我刚才说的一样,好多公司都没听过,出了一个案子有一个案例全蹦出来了。然后还有我们看到,网贷之家的研究中心看到在今年的7月份,各省的运营平台停业及问题平台的数量也都列在这里了。
事实上还依然在正常运营的平台中,它里面依然存在着大量的问题,有可能延伸到关系到很多个类似于许阳同学这样潜在的悲剧。我们真的是,有关部门应该什么?应该采取及时的措施,及时的措施充分的摸底,充分的继续的严格的清剿,让这样的一个曾经被称之为风口的网络P2P,尤其是盯着校园里的年轻人的校园贷业务,应该让它尽早地停止下来。
包包个人的意见是,对于校园里的应该严肃、严厉的监管,除了正规的商业银行和什么?和正规极为正规的大型的平台之外,其他的一概不允许从事。否则的话,跑得了和尚,他也跑得了庙,为什么?因为他们的成本实在是太低了。
在这样的一个整个行业氛围中,我们同时还要高度关注着一个什么问题,就是涉及到这些平台的,很多的受害人的心理的辅导。这种受害人有两个定义,第一个定义是什么?就是类似于许阳同学这种的,他借了多家平台的贷款,然后又被催着电话压得透不过气来。
还有一类是什么?是资金的出借方,不像许阳是贷款方,出借方在很多的P2P平台投入了很多钱,最后平台爆雷血本无归,对吧?那么我们可以看到在许阳同学的临走之前的写下了一段话,非常的令人动容。而从这些文字中我们也可以看出许阳同学之所以选择了轻生,事实上也与他患有抑郁症有相当的关联。
而这种患有抑郁症的情况下,我们可以看到7.2万元的借款,而且甚至于他的家人也承诺了,也拿出钱来帮他还贷的情况下,应该说的绝对数额并不是特别大。但是确实是压垮了他心里的最后一根稻草,然后他无奈地选择了轻生。
所以说对于这样的,我们的很多的年轻用户也好,或者其他各个年龄层次的用户也好,我们要及时的进行什么?心理辅导。
所以说我在这里也提醒观众朋友们,或者是说很多的其他年龄层的朋友都可以,你的亲人你的子女,尤其是正处在上大学这个阶段的子女,尤其是处在刚入社会的阶段的等等,如果发现他们有很多的反常的情况,尤其是涉及到了网络的传销、网络的贷款等等,一定要及时的介入,一定要注意到对这些年轻人的心理的辅导的重视。
实话实说,现在的很多年轻人心理的承压能力、承受能力其实并不是那么高,而在初入社会的时候,既需要社会的关怀支持,更需要家人的主动的关怀和进行科学的治疗,这一点是人命关天的事儿,大家千万千万一定要注意到这一点。
好,最后我们再回过头来看整个的案例,在这个时候,我们应该怎么看校园贷这个事情?对于这样一个行业,我觉得应该坚决的及时的予以禁止和制止。
感谢收看今天的《财经观察家》,欢迎大家在我们的各个社交媒体账户上,与我们进行充分的交流与互动,您的观点您的建议乃至您的批评和线索都可能成为我们下期谈论的主题。好,本期节目到此结束。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一股清泉文化传媒。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