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已授权

注册

人人聚财位居2018年P2P平台车贷业务排行榜第二名

2019-02-13 17:48:31 和讯 

  网贷之家近日发布的《2018年P2P平台车贷业务TOP20排行榜》显示,2018年车贷业务总成交量为1296.9亿元,占整个网贷行业成交量的7.23%,依然为网贷最主流的资产类型之一。其中,人人聚财2018年车贷业务成交量在涉及车贷业务的近300家P2P平台中排名第二位,继续彰显P2P车贷头部平台领军地位。

  人人聚财创始人兼CEO许建文表示,“P2P车贷经历了一轮行业洗牌,已逐步走向规范化发展的正轨。人人聚财成为行业第二名,这是七年聚焦车贷、坚持修炼内功的成果。”

人人聚财位居2018年P2P平台车贷业务排行榜第二名

  P2P车贷集中度进一步走高,寡头格局是必然路径

  2018年P2P车贷市场呈现出洗牌加剧,资源越来越往头部平台集中的趋势。根据网贷之家数据,2018年P2P网贷行业涉及车贷业务的正常运营平台数量290家,相比2017年的945家减少655家。P2P网贷行业车贷业务2018年集中度持续走高,12月达到顶峰为85.13%。全年超1000亿总成交量中,前三家平台占比超过54%。

人人聚财位居2018年P2P平台车贷业务排行榜第二名

  车贷行业集中度较高,一方面由于涉及车贷业务的平台数量急剧减少,头部平台的竞争优势凸显,另一方面由于车贷的行业壁垒相比其他行业较高,入场的新平台数量较少。

  业内人士认为,近年许多平台为了“蹭合规”纷纷开展车贷业务,如今互金变革大潮之下,能够胜出的只会是少数头部平台。

  许建文认为,2018年P2P车贷之所以经历大洗牌,最根本的原因是,车贷资产端表面上看需要的初始资金投入、技术投入均不高,其实存在不小的隐性门槛,对平台获客能力、风控水平、深度服务借款人的能力要求很高,是易进入深耕有难度的行业。

  而过去数年间,大量平台往往采取放松风控、打价格战来争夺市场,对车贷线下资产把控经验不足,获客和风控总成本无法降低,扛不住竞争压力。这样的模很难持续。

  “纵观零售领域,头部品牌借助资源、资金、数据、技术等优势,建立护城河,拉大与中小品牌的差距,形成寡头格局,是行业发展必然路径。车贷面向小微个体,是典型的ToC行业,具有零售特性。” 许建文表示。

  人人聚财从2012年布局车贷,在获客、风控方方面面有着丰富的经验积累,近年人人聚财又进一步明确自雇借款人群定位,全流程采取科技赋能战略,在风控上从典当逻辑向授信逻辑转变,注重“人车并重”,进一步提升了效能与风控质量。

  “人人聚财目前已服务超过20万车贷借款人,涉及建筑业、制造业、餐饮业、农业等20多个行业类别。专注、科技化、精细化运营是人人聚财2018年能在P2P车贷市场保持稳健发展,稳居前列的关键。”许建文指出。

  P2P车贷持续被看好,精细化运营夯实头部平台地位

  限额令、校园贷、现金贷一系列禁令后,P2P的优质资产、优质场景越来越少,车贷有抵押、小额分散、服务小微人群的优势不会变化,车贷对小微个体借贷需求的满足与释放特点不会变,依然会是平台资产的热门选择。从人人聚财近年数据来看,人聚财车贷借款人50%以上客户有工商登记信息,且工商注册时间集中在1-3年。这充分印证了P2P车贷的场景,即为创业初期的自雇人群提供小额借贷信息服务,成为金融“脱虚向实”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与国家今年来鼓励金融服务小微的路线相契合。

  在此背景下,近千家平台开始开展车贷业务,行业迅速成为红海。2018年,随着网贷行业整体的整治进程推进,P2P车贷也经历了大洗牌,大量盲目涌入的平台遭淘汰出去。

  “2018年部分车贷平台的退出与风险爆发,原因在于综合运营能力跟不上,而监管因素则加速了这个趋势,并不意味着车贷资产整体不行。蓝海-红海-新蓝海是车贷这类ToC行业的必然路径,车贷依然是P2P平台争夺的热门资产类型。” 许建文表示。

  另一方面,P2P平台经营整体从重视流量到重视资产过渡,整体认知在进化。出借人也日趋成熟理性,越来越重视平台合规性与资产质量。车贷作为优质资产类型,是不少资深P2P出借人的必备配置。

  “车贷行业未来还将进一步集中,头部平台既迎来了更大发展空间,也将面临一定挑战。”许建文表示,精细化运营将成为寡头之争的关键。

  精细化运营的核心是风险控制、科技应用和组织管理,这些无一不需要大量的投入和经验的累积。许建文表示,“1%运营效能的提升对平台而言或许就是100%的生存与市场竞争关键。目前人人聚财已实施车贷‘三步走”战略,争取通过场景协同,打造更高维度的风险闭环,更为精准地把控资产特性,打通车贷服务小微路径。2019年,人人聚财还将为每一个1%的运营提升制定目标、追踪结果、优化改进,以质量换规模,将每一笔支出用在刀刃上,争取在2019年获取更好的成绩,更稳健的发展,给用户带去更可靠更具性价比的服务。”

  

(责任编辑:唐明梅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合作供稿方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新闻排行榜

推荐阅读

    和讯热销金融证券产品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